•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积极情绪可以吃出来!这些食物能影响大脑、肠胃乃至心情

    发布时间: 2020-03-26 13:20阅读()

    长江网3月24日讯(记者毛茵)疾病阴霾以及隔离之后的百废待兴,让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很大压力,这个春天,朋友圈里不少朋友晒出自己制作的花样面点,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蔡红琳称赞,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吃出健康好情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家白汉平副主任医师介绍,隔离会带来急性应激反应,表现为焦虑、易怒、睡眠不佳、无法集中精神、感到能量不足,以及不愿与他人接触。而隔离之后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创伤后应急综合征”的症状,甚至一些人会出现抑郁症状。

    “不论生活怎么样,一日三餐仍然要吃。”白汉平说,情绪来自大脑,而每天吃的食物很大一部分都是要为大脑提供养分的,所以,食物对于作为情绪和认知中心的大脑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大脑充满了磷脂,所以优质脂肪对于大脑的发育和结构稳定很重要。神经系统执行功能还需要很多神经递质,这些递质比如五羟色胺、多巴胺等都是由氨基酸代谢而来,其中色氨酸的作用尤其重要。

    蔡红琳主任进一步说明,虽然“吃”不能解决所有的情绪问题,但是“吃得对”可以让我们情绪更好,而更好的、积极的情绪,又会让人选择对身体更有利的食物,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垃圾食品会带来情绪的恶性循环。食物有两种作用,一个是营养,一个是愉悦。吃喜欢的食物,吃饱、吃满足本身就会产生正向的情绪。一些营养素与情绪密切相关,如果缺乏,会导致焦虑和紧张,并且睡不好觉,如钙、镁、维生素B族的缺乏,会导致神经异常反应,铁缺乏的儿童易烦躁。

    积极情绪可以吃出来!这些食物能影响大脑、肠胃乃至心情

    市民朱红英自制的红糖馒头,配成营养早餐

    “此外,肠道功能紊乱也会影响情绪。”蔡红琳说,益生元、益生菌的适当补充既可调节肠道功能,也能帮助稳定情绪。她提倡吃发酵食品,如酸奶、发酵面食、腐乳、泡菜、酵素等,既可补充钙镁、维生素B族,也能调节肠道功能。

    鱼、不含添加剂的坚果、新鲜蔬果和全谷物等,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情绪食物”。蔡红琳还补充,自己做饭也是一个好的方式,吃得更健康。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