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疫情之下重庆美食业转“危”为“机”谋升级突围

    发布时间: 2020-04-23 13:01阅读()

    米花糖工厂变直播间卖空货架、榨菜线上供不应求挂出“预售”链接、老字号牛奶换上潮装打卡网红地标……在疫情之下,依托互联网直播等带货,美食之都重庆正涌现出越来越多食品类销售冠军。

    疫情之下重庆美食业转“危”为“机”谋升级突围

    图为主播在直播中为牛奶带货。 吴飙 摄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年3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文件,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持续推动服务供给创新和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在政府推动和民间努力下,重庆本土食品市场不仅有序恢复,更多美食已奔向全国市场。

    重庆涪陵乌江榨菜天猫旗舰店运营人员李静幽称,新冠肺炎疫情令众多中小企业线下销售受阻,乌江榨菜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增长近50%,仅“三八”妇女节一天就卖出了12万件,保持榨菜品类第一的位置。

    据介绍,此前该公司推出的清淡榨菜原为航空专供,销量不温不火。疫情之下,航空产业低迷,该公司不得不另辟新路。公司通过大数据获得反馈,榨菜大包装食用不方便,疫情之下更多人宅在家,对速食类产品需求激增。该公司随即在线上主推小包装,结果这款产品销售同期增长了一倍,直至卖断货,店铺只好开启预售模式来应对消费需求。

    近两年,重庆美食行业因线上驱动,开发出大量轻巧速食和小吃,受到全国吃货热捧,更多品类“第一”不断出炉。比如,重庆自嗨锅在自热火锅销量领先同行;德庄、十吉等凭借各自产品特色,位居火锅底料销售排行榜前列。

    据淘宝数据显示,自2月以来,重庆食品、餐饮业集中转攻线上,直播开播场次同期上涨5倍,增速全国第一。自热小火锅、火锅底料、重庆小面、麻花、牛肉干等小吃,位居美食直播销量前五。

    与此同时,大量的渝味潜力股正在爆发。重庆某老牌知名美食米花糖企业,在疫情期间线下销售遇阻。但在直播助力下,公司迎来线上销量爆发。靠一部智能手机、一根自拍杆,企业把工厂变成了直播间,一场直播带动销售额约50万元人民币。

    近日,阿里巴巴时隔11年重启“春雷计划”,用数字化力量打通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任督二脉。短短时间内,重庆就立刻与阿里签约,成为“春雷”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重庆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渝货”卖向全国乃至全球。

    创建于1931年的重庆老字号牛奶天友,原本主攻川渝地区,2017年加入天猫。天友根据天猫平台群体画像,设计出包装类别包括复古风、打卡19款地标小资风等形式,收获一众年轻人喜爱。

    “有一半产品销往广东、河南、江浙等十几个省份,我们目标是让更多人喝上重庆特色牛奶。”该企业网店负责人邓云凯称,其“1931年”系单款牛奶在某互联网平台月售1万箱以上。

    “食品、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时,要通过品质、品牌、服务体系、粉丝粘性这四个维度来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餐饮行业受食品同质化、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与互联网结合发展有助其破局。

    “线上渠道可以构筑更好的生长后劲,同时有助于全面打开市场。”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端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要把握新格局下衍生出来的新兴生态位和新的运营逻辑。

    “餐饮是民生刚需入口,未来基于餐饮全场景数字化和全域流量价值深挖,与其他消费服务类行业还有很大融合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导流推广、流量共享、用户需求集成化满足方面自然有较大创新空间。”陈端如是说。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