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速读 | 刘副总理的访谈里说了哪些重点?

    发布时间: 2018-10-20 09:24阅读()

      “陶然笔记 ”微信公号10月19日消息,10月19日,重磅的消息一个接一个。

      股市开盘前,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人齐声喊话,提振股市信心。

      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7%。

      中午时分,新华社发出了一个更大的新闻,瞬间全网刷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主要媒体联合采访,访谈全文接近4000字,五个部分回应了“股市”、“民企和国企”以及“经济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三方面问题。

      这篇访谈用语平实,讲得很透彻。我们来看看里面的重点。

      首先,是第一、二部分有关股市的内容。

      刘鹤同志这次不仅详细分析了股市波动原因,还明确下一步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计划。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身份专门解读股市问题,这样的情况不仅近年没有见过,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也十分罕见。

      不仅如此,刘副总理还用近乎大白话的语句,对当前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明确清晰的判断。

      “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中国正在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泡沫已经大大缩小,上市公司质量正在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很多机构建议对中国股市给予高度关注,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进一步看,对股市的肯定和支持,不仅是简单的判断,更有实实在在的投入。

      在访谈的第二部分,刘副总理专门强调,为了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我国将在“稳定市场、基本制度改革、长期资金来源、国企民企混改、加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开放”方面推出更多举措。

      总而言之,就是访谈中的一句话。

      “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是第三、四部分对民企发展和“国退民进”等热点问题的回应。

      第三部分,主要是回应民企焦虑的问题。

      这部分的回应,首先是对之前反复阐述立场的再次重申。

      “坚定不移贯彻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如果对这一段时间高层动向和新闻内容有所了解的话,就不难看出这是再一次的强调。包括里面关于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重要地位的论述,都是之前各次会议中曾经强调和提及的。

      那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内容呢?

      有!

      来看这段话:

      “比如说有些机构的业务人员认为,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是安全的,但给民营企业贷款政治上有风险,宁可不作为,也不犯政治错误。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解决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之前已经提来多次,但副总理把给民企贷款的事专门提出来说,而且提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说,这样的情况印象里还是第一次。

      解决民企融资难,是真正要发力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内容,是在强调对民营企业的“四个必须”中,出现的一个新提法。

      “必须提高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自身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前的会议提到过“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而这次的提法,强调的是“提高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自身能力”。

      提法的变化,也是思路的提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四部分关于“国退民进”的回应中,有几个判断很重要。

      “社会上所谓‘国进民退’的议论,既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在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企业面临一些困难,这恰是企业家大有作为的阶段,有勇气、有眼光、敢作为的企业家应先走一步,不负众望。”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住。

      此外,是访谈第五部分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产业结构变化作出全面梳理。

      整体情况怎么样?

      “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如何评估当前的中国经济?

      “与国际上的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的表现都是比较优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如何?

      “从金融领域看,货币政策稳健操作,金融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各类机构不顾风险盲目扩张的冲动明显收敛,投资行为趋于理性。与此同时,历史上积累的各种风险和问题正在不可避免地水落石出,这是个必然的过程,要理性看待。”

      接下来,是对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分析。

      一方面,过去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毁灭性创新’,中国经济中一些过剩领域的价格水平回归均衡,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则是接下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高金融可及性,减轻各类负担。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尤其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金融体系要提高适应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上面这些内容,是对现阶段经济金融形势的整体把握。

      而在访谈的最后,专门提出了一个问题。

      “从传统动能向新动能转变,现在市场很关心向什么方向转?”

      刘副总理从需求的方向,提出四点内容。

      “第一,中国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他们在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第二,人口老龄化明显,也在形成巨大需求;第三,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这既要求我们提出供给侧解决方案,也会创造巨大需求;第四,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

      访谈的重点,上面简单地画完了。

      但最有意思的话,在新闻稿的最后。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是历史必然,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只要大家牢记这一点,心就会静下来,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要解决各种问题,心要先静下来。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只有沉心静气,才能向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原题为《速读 | 刘副总理的访谈里说了哪些重点?》)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