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记者:好的。关于您的论点,我们晚一点再探讨。回到对美国的诉讼,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华为现在在美国面临多个法律方面的挑战,现在提起对美国的诉讼,是不是进一步增加了风险,把事态进一步复杂化,使得您女儿回国的难度加大了,或者损害了华为进一步解决和美国问题的机会和立场。
任正非:我们选择这个点,是因为这个法案8月份就要生效了,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个说明。至于我们在美国有多个官司,这么多年来都是不断的,不是这一次,是不断有官司的。我们觉得,通过这个官司展开,通过美国法律的公开和透明,是有利于去解决问题的。
4、记者:考虑到现在华为跟美国政府的关系,华为现在提起对美国政府的诉讼,是否有一点感觉华为没有更多可以再失去了?
任正非:那倒不是。因为我们还是想给美国人民服务的,而且美国的科学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我们也希望与美国公司加强合作,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化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并没有说我们和美国没有什么机会了,我认为机会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总会有挫折,这些挫折不会影响到我们将来对美国的重视。
我们认为,需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说明。
5、记者:是的。我了解您刚才提到华为针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的时机,我也注意到一点,现在中国在开两会,从政府角度来看,两会是非常重要,他们不希望在这期间有大事发生。但是在华为公开宣布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之后,中国政府官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马上站出来支持华为。我的问题是,华为在起诉美国政府这个事情上有没有和北京政府提前进行协调和沟通?
任正非:诉讼时间和加拿大案子启动时间,我们本来事先是没有策划的。当起诉时间确定以后,我们也怕干扰国家两会的内容,所以在发布起诉时,中国媒体一家也没有邀请,主要考虑到不要影响中国开两会的这些活动,国家大事大大大于我们的事情。但是有外媒报道、内媒积极转载以后,对两会产生影响,政府官员积极表态,这些我们事先不知晓,也没有沟通过。我们希望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6、记者:不知道您能不能理解,为什么外界对这些事情怀疑?我的意思是,现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两会可能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华为宣布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之后,中国政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公开支持华为。这个时间在我看来不同寻常。
任正非:这个事情可能也是一种巧合,而且这种巧合我们是顾忌影响中国两会的,所以没有邀请一家中国媒体,希望在中国不要有传播。但是国外媒体报道以后,传播到中国,产生了一些影响。我们也知道,国家在这个时期有一些重大决策。
同时,我们感到中国政府也开始能够充分理解我们,因为我们现在与很多西方国家谈“我们公司可以签无间谍协议,不安装后门,不安装任何东西”。中国政府现在也表态,可以签这种协定。杨洁篪是党中央的高级领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态,国家绝不允许企业安装后门,国家不允许企业违反国际法律,不允许违反当地国家法律,也不允许违反联合国法律。这是党中央向全世界宣布了。所以政府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信息,当有国家要求我们签订“无间谍协议”时,我们是可以签订无间谍协议的。当这些国家提出来,它们觉得需要和中国政府签“中国企业出门,都不安装后门,都无间谍协议”,我们愿意去推动。我们企业已经向全世界表态,我们可以签“无间谍协议”,不会做“有后门”这些事情。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逐渐理解了我们的难境,因为美国把我们当成共产主义,始终对我们心里有一种怀疑,害怕偷它们的信息。前三十年,我们一次也没有过,现在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让企业做这个事”,因此我们也敢向世界所有国家表示“我们可以签无后门协议”。如果这些国家认为我们说了不算数,要国家说了算数,我们签约时,也会邀请中国政府出来证明我们的签约是有国家作证,支持不搞后门活动。特别是慕尼黑会议上,党中央领导人已经公开宣传,就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在这点上,我们过去也是给外国公司和政府表明“不做这个事”,但这件事闹这么大以后,如果中国政府不表态,我们自己表态,外国公司不会相信我们的。那现在政府已经表态了,而且是在慕尼黑的安全会议上表态的。这时候我们要澄清一下“我们是一个安全的公司”,这还是很重要的。
7、记者:华为现在通过美国的法律体系来反击美国政府,但是华为在美国的一些友商如谷歌、facebook等在中国大陆进都进不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通过中国的法律体系来获得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对此您怎么看?
任正非:从我个人来说,我一直在呼吁允许谷歌、亚马逊这些公司进入中国,我认为这对于中国是有好处的,这是我个人的思维。我和社会交流时,一直也是支持他们进入中国的。我认为,它们进入中国是有好处的,中国的互联网其实也很混乱,里面很多话不一定有边际,反而外国的互联网是有节奏控制的。我个人认为,它们如果和中国法律达成一定的界面认识,我是坚决支持它们进来的。
现在中国在制造领域已经开放了,未来中国政府有可能开放“外资独资企业不需要批准了,外资合资企业需要批准”。以前强迫外资必须合资,现在外资可以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中国在制造业等各方面开放,也希望中国政府在网络产业上开放。我也会作为一个开放的积极促进者,但是我毕竟不能代表政府,我只是一个舆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