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成都1月25日消息 每天清晨5点,第一缕晨光还未洒向成都平原,这座美丽的城市仍在熟睡中。而一支二十多人的“小分队”已经衣着严整,孤独的车影冲破黑暗,悄然行进;而到了深夜12点,霓虹灯下的城市再次入眠,这群人疲惫地蜷坐在飞驰的车里,用零星的笑声和话语驱赶着一天的疲惫。
他们就是成都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的28名官兵。近日,记者走近这个获得多项荣誉的光荣集体。记者了解到,该科在2008和2009连续两年被部局评选为“基层建设标兵”,并多次受到总队表彰和地方政府称赞。而曾经荣获“公安部基层执法标兵”、边防部局“提服先进个人”的胡天懋,和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暨外国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的周萌,也都来自这个科队。
“快三秒”与“慢三秒”,细节展现优质服务
“45秒验放一名普通旅客,15秒验放一名港澳旅客。”成都边检站领导告诉记者。这简单的一句概括,反映了成都边检员的边防速度,如今,它已成为了成都边检的一块招牌。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经过总队“提服”的系统化培训,业务一科的20多名检查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检查效率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在采访中,记者从业务一科每个人的口中,听的最多的是两个新鲜的词是“快三秒”、“慢三秒”。
什么是快三秒?原来,仍有旅客反映,检查人员在人证对照时,左看右看,目光犀利,感觉象是被当作“犯人”在审,有时还不明不白被留下“问话”,心里感觉不舒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尽快打消旅客的顾虑,减少不必要的磨擦,业务一科党支部提出了让检查速度再“快三秒”的更高目标,为此开展了为期3周、共6个课时的人相专题培训,专门邀请了地方公安系统的鉴别专家对人相特征进行了系统讲解,通俗一点讲,就是教会去“察言观色”,通过一张脸去甄别。经过鉴别专家的培训,检查员通过眉间距、耳廓、眼部等特征快速识别的本领提高了,同时大量收集和整理了北京总站、罗湖口岸等大口岸的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学习。现在,出入成都口岸的旅客们普遍反映;通关速度比以前快了,心情也更加舒畅,没有成“犯人”一样被审查的感觉了。而他们没有察觉,检查员在微笑的瞬间,已经用敏锐的目光准确完成了“扫描”。
“快三秒提高了边检速度,却为何又要慢3秒?”面对记者的疑问,业务一科科长桑鹏笑着说:“我们放慢速度,也是为了让旅客能够更快、更便利的通关!”快三秒和慢三秒,却都是为了便利通关,桑鹏是不是在糊弄人?记者不仅疑惑起来。
桑鹏说,成都口岸的年平均旅客流量达到了90万人次,据估计,其中以旅游和商务为目的的人数占到了70%。对于频繁穿梭于世界各国的商务人士、导游等,由于签证过多,各国验讫章往往并没有按照默认的秩序来加盖,这就形成旅客在验证台前,手忙脚乱地翻签证,找入境章的镜头,这样一耽搁就是一两分钟甚至更长。为了方便这类旅客通关,业务一科的勤务规范手则特地加了一条硬性规定:慢三秒。就是针对这种频繁往来的旅客,在加盖验讫后不能急于归还护照,而是须用中文或英语向旅客告知验讫章的加盖页码和具体位置等信息,以便于旅客快速查找。听桑鹏这么一说,记者心中的疑虑才解除了,原来“快三秒”和“慢三秒”并不矛盾,快和慢在业务一科这里却成了和谐的统一。
“绿色救援通道”架起空中生命桥梁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记者多次在双流机场采访频繁来川的救援队伍和赈灾物资的运送,对业务一科官兵们舍家弃子,临危受命的工作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队首长告诉记者,在自身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业务一科为救援包机开辟“绿色通道”,忙着转运伤员,在国门前展开了另一种形式的抗震救灾战斗。
5月14日,一对台湾籍老夫妇乘机来川处理地震中遇难儿子的后事,“白发人送黑发人”,由于事发突然,两位悲痛的老人随身只携带了台湾护照。为了让二位老人更快见到自己逝去的亲人,检查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午饭,全程带领他们乘坐边防勤务车,到机场公安分局照好办证相片,协调口岸签证办以最快速度办理好台胞证、落地签注,并开通专台为他们办理了入境边检手续。
次日凌晨5点,由高级消防区长、消防救援精英、医学顾问和护士等22人组成的香港特区政府搜救队乘机抵达双流机场,随机到达的还有总重8吨的高科技救援器材。业务一科全体官兵此时已连续30多小时没有下线休息,但为了让香港救援队尽快赶赴灾区开展救人,他们不顾疲惫,在搜救队抵蓉前,提前与海关部门协调随行器材的入境事宜,快捷、高效地为队员们办理了的通关手续,使搜救队在第一时间内奔赴灾区,确保了抗震救灾生命线畅通无阻。
5月20日14时 ,成都边检站接到成都市台商协会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一名84岁的台湾老人在地震中不幸被坠物击中,导致髋关节粉碎性骨折,急需返台接受紧急治疗!接到总队命令后,值班科长迅速安排4名检查员将老人抬进候检厅,开通专台为老人办完边检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将老人送上停机坪。登机时,却因担架在飞机内不易固定,存在安全隐患,遭航班拒载。但由于汇报及时,边检站积极与航空公司协调,迅速制定出安全的运送方案:拆掉后排座位靠背,用绳索将担架同座位捆绑固定。最终,老人顺利登上了返台的航班。
“我们不仅是国门卫士,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文明使者!”这是业务一科官兵坚定不移的长久信念。记者了解到,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业务一科共检查和疏送救援包机百余架次,为受灾旅客80人次提供了通行便利,转运物资上百吨,战斗结束后,全科6名同志受到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