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铁集团召开2020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会上亦提及川藏铁路的建设。陆东福表示,要按照“科学规划、技术支撑、保护生态、安全可靠”的总体思路,积极做好可研批复配合和勘察设计工作,全面做好开工各项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好施工组织,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保障体系,确保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科学扎实推进。
“史诗级”铁路80%以上穿隧道
2018年10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会议指出,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2019年9月3日央视报道截图
被称为“史诗级”的川藏铁路属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从四川盆地攀上“世界屋脊”,最高海拔4400米左右,经过的地形高差达3000米以上。
据新华社报道,川藏铁路实行分段建设,东段为成都经雅安至康定,中段为康定至林芝,西段为拉萨至林芝,其中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底通车。中铁二院川藏铁路成都至康定段总体设计负责人张红伟说,拉萨至林芝段铁路已于2015年6月底全面开工建设,正线全长435公里,投资概算总额366.74亿元,建设总工期7年;四川康定至西藏林芝段是全线的最后一段,也是最长、最难的一段。
张红伟说,川藏铁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勘察,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选线,但直到2014年才真正开始建设。
2019年11月2日央视报道截图
为川藏铁路山地灾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游勇说,川藏铁路将穿越横断山区及西藏东南部高原、高山峡谷地带,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营运都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铁路,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铁路建设工程。
专家说,川藏铁路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四大环境特征。其中,山地灾害是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中铁二院高级工程师、川藏铁路副总体设计负责人夏烈说:“川藏铁路八起八伏,80%以上将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累计爬升高度达16000多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