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兰州晚报携手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为长眠于阿里的20名甘肃籍英烈寻亲”最新进展已为11名甘肃籍英烈找到亲人

    发布时间: 2020-08-10 21:04阅读()

    吴发德同志的照片和牺牲证明书(由吴发德家人提供)

    吴发德同志的照片和牺牲证明书(由吴发德家人提供)

    从晚报7月30日发起为西藏阿里20名甘肃籍英烈寻亲公益活动至今,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加入到这项公益行动中来。截至8月9日晚,我们成功为11名甘肃籍英烈找到家人。目前,还有3名英烈的信息正在核实,6名英烈的家人仍在寻找之中。

    “所有记忆来自爷爷的遗物”

    “这就是我的爷爷吴发德!我们终于知道他安葬在哪里了!”到自己这一辈,三代人的苦心等待在看到本报刊发的寻亲信息这一刻突然变为现实,吴生元百感交集。

    在新疆退役军人志愿者杨宝明的资料中,武威天祝籍英烈吴发德同志的籍贯信息只有甘肃天祝,我们在其他相关资料里也没有找到他的任何记载。看到本报刊发的寻亲信息后,吴发德的孙子吴生元给本报记者打来了电话。

    31岁的吴生元对爷爷吴发德的全部了解都来源于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和一张照片。爷爷的这两样遗物,存世时间是他年龄的一倍。这是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司令部于1960年11月某日(破损无法识别字样)颁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纸张已经泛黄,中间部位经过岁月的侵蚀已残缺。内容为:吴发德同志于1959年3月入伍,在0024(破损无法识别字样)任战士之职,不幸于1960年7月10日在西藏平叛战斗中光荣牺牲,除由我军奠祭英灵外,特怀哀悼之情敬报贵家属并望引荣节哀……

    “找到”大叔源于本报刊文

    天水清水籍英烈陈富祥的侄儿陈小强“找到”大叔,源于本报刊发的寻亲文章。

    在此之前,陈家两代人对于陈富祥的安葬地只有一个轮廓的地址——西藏。受大叔影响,陈小强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在新疆服役期间,他也尝试寻找大叔的安葬地,但苦于没有结果。从叔叔辈再到他们这一辈,30年过去了,始终徘徊在失望的边缘,找到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谢谢你们,让家人知道大叔埋葬在哪里!”陈小强感慨万千道。

    部门支援再寻武山英烈

    “新闻媒体和省厅(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起为西藏阿里20名甘肃籍英烈寻亲活动后,天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十分重视,积极查找天水籍8名英烈的相关信息。此后,武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张彧博查询到王长保同志家人的线索后,专门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天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工作人员刘润康说。

    “我们兄弟三人,牺牲的是我二哥,我们都属兔,但二哥比我大一轮。二哥去西藏当兵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二哥牺牲后,部队来人送来二哥的遗物,村子里的人担心我父母一时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没让他们到我们家里来,过了两年,父母才知道了二哥牺牲的消息。父母活着的时候,国家还一直给发抚恤金。二哥如果活着的话,今年也该82岁了……”王永保说。

    请和我们一起,为英烈们做一件事,帮助他们找到亲人!晚报新闻热线0931-4286666,本报记者电话13909321000(微信同号),24小时期待您的回音。

    6名还未找到家人的甘肃籍英烈名单

    李生财 酒泉市金塔公社阿支二连班长

    张希荣 天祝四师十团二营五连战士(英烈网记载甘肃古浪)

    马德文 甘南四师十团二营五连翻译

    李林柏 庄浪县阿支四连班长

    柏天官 天水县四师十团三营八连战士

    王永禄 民勤十团二营部战士

    3名正在核实确认的甘肃籍英烈名单

    胡永生 武威长城乡四师工兵连班长

    陈生林 武威高坝乡四师侦察连副班长

    张祥武 威金塔乡四师侦察连副班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牛小亚 王巧玲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