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成华区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铁路以东的龙潭新区公园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忙着平整土地,数台挖掘机不停的来回搬运材料,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不远处,贯穿整个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占地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的“铁路生态公园”也初见雏形,施工基本完毕,正在进行工程收尾工作 ……
铁路生态公园效果图
随着公园绿地版图不断增加,一幅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开。
这只是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落实“人城产”逻辑为遵循,完善功能配套,筑牢生态本底的生动注角。
早在2017年7月,成都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将功能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重构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为成都市首个以“新经济”命名的产业功能区,也是成华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两年来,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始终坚持推动“产城人”向“人城产”发展逻辑转变,坚持“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积极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
两手抓 抗“疫”发展两不误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成都市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科学作为、积极响应,创新推出“195”工作机制,完善一套工作体系、划分9个网格全覆盖和5个“一对一”服务专班,深入企业开展帮扶行动,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
功能区管委会通过网格化管理方式,3月11日实现1676家企业和23个在建工地项目全部正常生产,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孵化器等全面复工复产。截至5月,功能区内21家规上工业企业整体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5%,48家规上服务业及限额批零住餐企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5%,员工返岗率达到92.1%以上,加快推动企业稳产满产。
稳产满产企业
自复工复产冲锋号吹响以来,功能区管委会统筹安排119名党员干部为近2000家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指导企业用好用活“省13条”、“市20条”、“区13条”扶持政策,“点对点”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助力企业稳产满产,持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截至目前,累计收集企业防疫物资短缺、资金需求等困难问题200余条,已解决152条,正加快协调解决其余困难问题;协调成都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上门对接服务,为企业争取金融贷款2600万,为40余家急需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30家急需招工企业提供服务便利;为224家企业兑现防疫物资补贴、财政扶持资金511.26万元,兑现4个在建重点工地项目补贴50万元,加快兑现80余家企业扶持资金26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专员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化解难题,有效推进功能区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和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新经济产业体系。
为企业一对一帮扶
补短板 城市功能配套加快补齐
走进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由区属国有平台公司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铁路生态公园”初见雏形,“龙潭新区公园”正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新建的铁路生态公园总用地面积约35.36万平米,其中,绿地面积约31.93万平米,硬质铺装及园路面积约3.43万平米,绿化率达90%。公园在打造中,通过建立绿色屏障减少轨道交通对城市公共环境的影响,设置慢行步道,打造可参与、可融入的城市开放绿地。目前,该公园已基本施工完毕,正在进行工程收尾完善中,预计6月底全面呈现。该公园的建成有效缓解了铁路沿线对产业功能区的阻隔效应,改善了铁路沿线长期以来脏乱差的状况,为产业功能区提档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龙潭新区公园
紧邻地铁17号线二期高洪站的龙潭新区公园,也于3月27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180天,目前正在进行景观水体土方开挖、景观桥桩基础施工、管理用房和厕所基础施工。公园建成以后将为成都市民提供新的游玩目的地。公园用地约116亩,公园规划有童趣天地、水上栈道、露草迎风、密野林踪等多处景点,未来将植入更多的龙潭客家元素,提升区域“烟火味”。
“如今,功能区早已告别过去的轻生态局面,持续深入推动‘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大力实施品质提升、增花添彩、镂墙透绿、城管提质四大行动。以‘新城形象圈、城市活力环、绿色生态廊、人性化街区’为目标,加速打造一座宜人宜居宜业产业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大公园建成后将对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铁路以东片区人气聚集、环境改善起到提升作用,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区绿化体系,提升功能区品质。
功能品质提升
这只是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提升城市功能配套的缩影。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功能区力促铁路以西第二批次宝耳路等5条道路12月底前达到通车条件。推进铁路以东华月路等5条路网体系建设全面完成,1处精品公园基本完成建设。大力实施城管提质和增花添彩工程,确保航天路主干道及三环路沿线夜间光彩工程全面建成并常态开放。
同时,功能区持续推进城管革命、市容提质等工程,大力实施主干道及重要节点植绿补绿、增花添彩,动员主干道沿线企业破墙透绿、内联外接,呈现内外协调、人景互通、城景相融的城市新风貌、塑造公园城市新典范。
解难题 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突破
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是为了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环境。
为破解历史遗留项目,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勇于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实招不断,通过深入园区、企业全面摸底,建立起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并对重点企业制定
“一对一”解决方案。在盘活历史遗留烂尾楼项目中,精准施策,积极采取优质资源并购合作、资金投入注入、楼宇转型升级等方式,智慧盘活8个近100万平米烂尾楼项目,历史遗留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目前,项目又有了新进展,新经济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续建立项,“数字钢联”项目已开工建设,中投华影项目主体施工即将过半······
功能区新经济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已于4月28日完成续建立项,正完善设计及图审相关工作,协调解决编制清单中的问题。早在2019年11月25日,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成功收购钢城集团经济技术开发中心项目,标志着停工5年之久的项目成功盘活。该项目收购之后,东广公司第一时间着力解决项目报规报建、竣工验收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迅速促进工程建设,在现有建筑地块,打造一座新经济产业服务中心。届时,成华区各职能部门将整体搬迁到该服务中心办公,让“历史遗留问题”蜕变为“新经济产业服务中心”,对功能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功能配套、盘活闲置资产、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数字钢联”项目前身为成都市润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总部办公大楼”。该项目占地4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2019年9月促成成都龙港钢铁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成都市润都科技有限公司股份,继续承担建设“数字钢联”项目。项目已于2月25日复工,目前已完成临边防护、施工吊篮及施工电梯安装,预计年内实现全面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入驻包括原龙港钢材城近300家优质税源型企业及一大批新经济企业,打造“全线上数字化钢贸联盟”总部基地,将成为功能区又一栋亿元特色楼宇。
中投华影项目业主为华影西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项目占地29.4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2013年3月开工,由于受工业总部项目政策调整影响,项目发展方向同步调整,企业投资意向、产业发展方向不明,于2013年10月停工。经后期政策调整,功能区管委会多次与项目业主方协调,项目已于2019年4月取得《施工许可证》。目前,项目主体施工即将过半,预计年内主体施工完成,项目业主单位已启动招商。项目建成后,将以3.1万平方米为高端产业发展载体,其余面积将打造高端旅游酒店、文化会馆及综合配套街区。
“下一步,我们还将一鼓作气、奋力作为,力促6万平米三旺顾连国际医疗大中华区总部年内正式营业;金睿总部、二重配套商业2个项目108.35亩11万平米载体全面盘活力争历史遗留问题年内全面化解”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强支撑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一手抓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一手抓产业能级提升。
走进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汽车白车身工艺装备规划设计及系统集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60%以上。宝玛公司经过近三十年的研发和积累,逐步成为我国汽车白车身装备规划、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领军企业,是国内汽车焊装行业的开拓者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
不远处的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近期还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今年的产量预计将超过3000台,这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机器人整机为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证企,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气系统、伺服系统三项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去年首次生产机器人,产量就突破1000台大关,达到1500台的喜人成绩。“目前我们已在功能区摘牌一块20亩的土地,将建设3.5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场所,预计年内进入主体施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像成焊宝玛、卡洛普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
如今,功能区充分发挥“精密焊接装备产业基地”优势,基本构建起卡诺普、成焊宝玛、焊研科技、松达电机等上中下游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依托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影响力和吸附力,引进深圳元戎等工业机器人及其关联企业100余家;梯度培育升华电源、赛英科技等新经济种子企业40家,鑫豪斯准独角兽企业1家;卡诺普连续五年、成焊宝玛连续四年斩获机器人行业“诺贝尔奖”恰佩克奖。与电子科大、北理工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技术攻坚、设备共享、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协议;依托中国焊接协会、西南交大科研团队,搭建“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平台;配套三方电气、四川检验检测科技园等行业细分领域检测平台,提供高技术质检服务。
同时,为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产业功能区进一步整合15个区级经济职能部门力量,靠前服务功能区企业,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税务、社保等高效服务,打造集政务服务、高技术质检服务、企业服务“三位一体”的企业服务3.0版;创新“新经济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分中心+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一对一服务专员”服务模式,精准提供“一站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成华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贡献新的力量。
“精准施策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建设发展双胜利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将坚定不移持续打好‘强产业、优配套、美环境、树一流、争一流’五大攻坚战,再添干劲、再鼓信心、再增措施,奋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新经济·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