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科技提升、特色崛起———
工业强区的高坪路径
俯瞰都京工业园。
12月7日,笔者踏访高坪区工业园,看到一个个电子信息企业正铆足劲头抓生产。“这些项目集聚成势后,高坪的工业特色将更加明显,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区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转型发展、科技提升、特色崛起等,逐渐推动高坪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
笔者从高坪区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局获悉一组数据:1—10月,全区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3亿元,同比增长12%;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8.6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1—11月,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8%。
“高坪制造”迈向“高坪智造”
高坪区撤县建区时,农业占比高,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工业企业大多是“来料加工”的传统生产方式。
随后,高坪区不断调整产业机构,持续推出“工业兴区”等举措,实施“科技孵化、品牌先导”等战略,工业经济逐步从传统的工业迈向先进制造业。
近年来,高坪区持续不断加大工业企业技改力度,每年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在10亿元以上。区经信局局长韩惕介绍,区委、政府还落实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科研投入等。采取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设立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
高坪区还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重点技改项目建设,鼓励扶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精心培育科技创新中心,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去年以来,高坪区先后赴北京、天津、浙江、重庆、成都等地,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对接工作10余次,已与22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科技项目对接工作,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2018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12.2%,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可接近370亿元。“之所以能如此稳健地增长,这与全区注重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区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局负责人分析说。
主动技改、争创品牌,在高坪的企业中逐渐形成共识。据了解,恒一牌猪肉罐头、过江龙牌卤牛肉、川晶牌深井晶盐等成功争创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天太乳业、科华石油、首创科技等摘取四川“专精特新”企业称号,三环电子、燎原机械等成功申报省、市级技术中心。今年,全区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多个,技改投入将超过10亿元。
高坪区还以品牌支撑,研究制定“互联网+高坪制造”行动计划,促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推动“高坪制造”向“高坪智造”转变,众多的“高坪造”源源不断走出南充、走出四川、走出国门。目前,区内的六合集团、嘉美印染、富安娜等10多家企业的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