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两会快评丨民法典为新科技留足空间凸显观念进步

    发布时间: 2020-05-23 14:57阅读()

      今年的两会,民法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2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法典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才编纂而成。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虚拟货币、AI换脸等新兴事物,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确的回应,更为下一步AI的发展普及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过去,网上常有段子,我的游戏币能给孙子继承吗?百年之后,我这么多的虚拟币可怎么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格权也从基础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扩大到大家现在普遍关注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等,这过程中人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护?

      现在,随着民法典的到来,这些“权益盲区”都将不复存在。网络财产、虚拟货币、游戏装备……这些过去界定不清的新兴事物,都被民法典草案列入遗产范围,只要合法都可继承;人格权编草案将AI换脸、声音等都纳入了人格权保护范围之内。

      在这次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典草案中,对各种“人肉搜索”、非法盗取他人的信息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外,遗体器官捐献、非法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都将被严格规范。

      我们正身处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可以预见的范围来看,目前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管是新近流行的“AI换脸”,还是近年频出的基因实验带来的科研伦理争议,都只是较为初级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法规能否根据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时跟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要议题。

      民法典是一部基本法,要保持基本稳定。比如法国民法典,到今天有200多年的历史;德国民法典也有100多年的历史,都很少修改。正因为如此,民法典草案充分考虑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对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进行规范的同时,对未来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新问题也留下了足够空间。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回应新技术,将科技发展的因素充分融入法典中,既凸显各界观念的进步,更体现了在立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新时代、新现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又顺应了新事物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