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等,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777.22万元。
贷款违规流向楼市、股市,成为2020年监管机构处罚的重点。中国科技新闻网注意到,年内,多家银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流向楼市股市等收到监管罚单。据中国科技新闻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迄今,已有14家银行因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股市被罚。
处罚背后,监管部门也对消费贷资金流向进行摸底排查。据悉,近日有多家银行收到来自央行的《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此次调查对象为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根据报送要求,24家主要金融机构报送境内法人汇总数据,以及央行各分支机构报送辖内各中小金融机构的单家境内法人汇总数据,需于7月30日下班前上报。
此次央行的《通知》中还特别针对银行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的联合放贷情况进行了摸底。在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两项统计中,要求金融机构分别单独列出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的合作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当月发放全部个人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栏,则需要列出与“蚂蚁借呗”合作的利率。
所谓联合贷款,指的是由两家或数家持牌放贷机构,基于共同的贷款条件和统一的借款合同,按约定比例出资,联合发放贷款。主要参与者为银行和互联网企业。
此外,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也有所加强。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加强监管之外,互联网金融贷款也受到了市场的更多关注,而据中国科技新闻网调查,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贷后管理方面,仍存进步空间。其中,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消费贷资金均缺乏有效的贷后跟踪管控。
滴滴出行APP中的金融服务业务显示,该平台是以日常消费项目给消费者发放借款的。不过,据一位消费者向中国科技新闻网反映,其于滴滴出行APP申请了贷款,申请的贷款用途中明确标为“汽车加油”,而该用户贷款的实际用途并非为加油,而是用于炒股。
他告诉中国科技新闻网,《借款合同》里面的内容太长没仔细看,不过还是在平台成功借到了款。至于在平台借到款之后,钱是用于炒股,还是用于别的地方,平台根本没有相关方面的问询或资金流向的识别。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