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難民問題,歐洲國家難愈的傷痕(深度觀察)

    发布时间: 2019-12-09 14:16阅读()

    難民問題,歐洲國家難愈的傷痕(深度觀察)

      當地時間11月29日,在希臘萊斯沃斯島,難民准備離開難民營前往雅典。
      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國際移民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14年1月以來,約1.9萬人因試圖非法登陸歐洲而死亡或失蹤。歐盟委員會新一屆領導層最近將應對難民問題列為施政重點之一。歐委會計劃全面改革難民和移民接收制度,收緊政策僅接納符合標准的難民,不符合條件的將被快速遣返。

        

      一艘載有移民的船近日在毛裡塔尼亞附近海域沉沒,造成至少58人死亡。這艘船從岡比亞出發,船上載有至少150人,包括婦女和兒童,其中83人事發后游到岸上。聯合國難民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有超過3.5萬名岡比亞移民抵達歐洲。國際移民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14年1月以來,約1.9萬人因試圖非法登陸歐洲而死亡或失蹤。

      難民引發的人道主義災難頻發

      根據西班牙海岸警衛隊最近發布的消息,4名移民近日在試圖乘船從摩洛哥進入歐洲時遇難,另有16人失蹤,還有58人獲救。與此同時,利比亞海岸警衛隊最近也在該國海域救起200多名非法移民。

      同2015年逾百萬難民入境歐盟相比,目前歐盟接收的難民數量已經大幅下降,但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難民入境壓力依然很大,難民引發的人道主義災難頻發。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說,現在希臘面臨著安置難民的巨大壓力,萊斯沃斯島上的莫裡亞一個規劃接納3000人的難民營,目前安置了1.5萬名難民。據報道,希臘政府計劃關閉超負荷的難民營,設立安置中心,接納新入境的移民和難民。

      為應對洶涌的難民潮,歐盟已同土耳其達成協議,以對土耳其援助換取該國接納從希臘遣返的不符合歐盟規定的難民。歐盟此前通過了轉移安置難民的計劃,緩解意大利、希臘等“前線國家”壓力,但這一政策遭到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反對,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歐盟還積極同非盟領導人磋商,探討解決非洲向歐洲“無序移民”的根源問題,宣稱要通過發展援助幫助移民來源國和中轉國,讓移民“就地安置”。盡管如此,歐盟對非洲的援助依然十分有限。有專家認為,西方國家對中東、非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干涉后續影響仍在繼續,土耳其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等都在助推難民問題抬頭。

      全面改革難民協定勢在必行

      為應對難民問題,新一屆歐委會計劃到2024年在歐盟邊境部署1萬名警衛人員,加強邊界保護,這比原計劃提前了3年。媒體分析稱,隨著歐盟難民政策收緊,未來從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入境的難民,如果被認定為不符合條件,將被快速遣返,同時違反難民申請程序的申請者將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最近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鼓勵移民和難民融入歐洲社會,並要求不符合留在歐盟條件的移民和難民重返家園。她表示,歐盟將加大力度打擊人口販賣,同時改革難民體制,強化外部邊界安全管控,與移民來源國加強合作,應對難民問題。

      馮德萊恩表示,難民問題是近年來歐盟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也是歐盟民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希望歐盟在難民問題上團結一致,體現歐盟的共同價值觀和人道主義責任,並保持歐盟社會穩定。

      具體而言,歐委會計劃在2020年出台新的移民和難民協定,對《都柏林協定》進行全面改革。歐盟將綜合考慮邊境安全、難民接納及遣返政策、海上搜救和安置、申根區自由遷徙、與歐盟之外的國家合作,總的原則是接納符合標准的難民,遣返不符合標准的申請者,為高技能人才提供合法移民途徑。

      馮德萊恩領導的新一屆歐委會試圖在歐盟層面加強協調,出台一個全面的移民改革計劃,但能否如期實現,仍有待觀察。自2016年起,歐盟就改革規制難民問題的《都柏林協定》進行了多輪協商,但是進展緩慢。目前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依舊,並且各自為政,一些成員國的政府更迭還導致難民政策大調整,影響到歐盟出台有力的應對措施。

      妥善處理難民問題仍需探索

      長期以來,歐盟國家都是吸引移民的重要目的地。吸引高素質移民,填補本國勞動力空缺,也是推動歐洲經濟繁榮的重要力量,未來歐盟仍需要大量移民。有歐洲媒體認為,整體上,歐盟境內的移民和難民比例並不高,難民問題不應該被政治化。未來如何妥善處理難民問題,歐盟需要平衡經濟增長需要和社會爭論之間的關系。

      美國《外交》雜志刊文稱,當前歐洲國家平均每對夫妻生育1.6個孩子,未來歐洲出生率持續走低,人口萎縮,如果沒有移民,勞動力將遠遠供不應求。歐洲國家的老齡化問題又加重了財政負擔,為保持經濟繁榮,歐洲的發達國家不得不吸引移民,而不是將他們拒之門外。

      德國班貝格大學經濟學家赫伯特·布魯克法分析稱,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的出生率不斷下降,如果沒有移民,到2060年,德國勞動力將下降40%。德國每年吸引40萬移民,才能彌補勞動力缺口。

      當前,德國一些地區已經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今年,德國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但是失業率仍然保持在低位。經濟學家認為,對移民和難民進行合理的培訓,短期內他們將成為合格的勞動力,可以勝任歐洲人不願從事的諸多工作。

      盡管如此,難民的持續到來,引發了歐洲民眾的擔憂。瑞典、德國等歐洲國家近年來發生的涉及移民和難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這加劇了公眾的態度對立。人口結構的變化可能帶來的社會文化變遷對一些人來說不啻於一場噩夢。

      難民群體佔用社會福利資源也讓歐洲國家的低收入者怨聲載道。歐洲國家的難民政策各有差異,歐洲社會也日趨多元,伴隨著民粹主義興起,民眾在難民問題上的觀點更加對立。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爭論,歐洲國家還需要長期探索。今年年初,盧森堡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歐洲年輕人對移民的態度更加積極,對歐洲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本報布魯塞爾12月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9日 16 版)

    (責編:周倩文、關喜艷)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