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进一步释放“小巨人”企业发展潜能

    发布时间: 2025-11-28 08:58阅读()

    image.png

    图为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试生产线。中国经济网 张相成/摄

    我国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正稳步推进,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一片厚度不到0.1毫米的玻璃,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40万片这样的玻璃为空间站减重达到12公斤;一架C919大飞机,从能够决定疲劳寿命的“皮肤”,到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涡轮叶片,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而这些国之重器上的关键环节,都来自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它们正在产业链中精准卡位、补短板。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可以预计,更多利好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对于各地来说,不妨针对“小巨人”企业的个性特点、成长规律及发展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挺”上发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专精特新企业之所以能从众多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以创新练就“独门绝技”。新阶段,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使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其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另一方面要着眼产业全链条,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此外,还可以支持企业围绕技术瓶颈和特殊技术难题“发榜”,高校、科研院所“揭榜”,建立联合式、订单式技术研发新模式。

    “育”上深耕,优化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关键在服务,核心在培育。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在公共服务方面,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融资等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在产业扶持方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挥产业集群在资源对接、要素整合、协同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和优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互促共进和良性循环。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体量小、运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为何一定要自主创新,从跟跑变并跑甚至领跑?实践反复证明,无论与龙头企业协同转型,还是拓展自身业务领域,创新始终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对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摒弃“小富即安”思想,坚定信心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培育和扶持更多拥有大志气、能搞大创新、支撑大配套、干成大事业的“小巨人”企业,中国经济将会更具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