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海外爆红 成为中成药代表的“抢手货”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继中国呼吸机之后,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中成药也成为了“抢手货”。
她告诉记者,许多异国的同学在羡慕之余,都来问她健康包里有什么,他们也要照着买一点。
看起来最特别的莫过于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海外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专家团队曾携带连花清瘟支援了意大利等国家。
柏艺说,自己加入的一些华人群里,有人出现了类似新冠肺炎的不舒服症状时,都会在群里询问谁有连花清瘟。
记者询问了北京市几家药店,均有连花清瘟出售。不少店员提到,近期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专门给家里备上几盒。
3月25日,钟南山院士在中欧抗疫交流会上表示,连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明显效果,284名病人使用连花清瘟进行治疗的康复率达到了9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也曾介绍过,连花清瘟主要的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根据连花清瘟的生产商以岭药业公开的信息,公司从3月起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逐步调整生产计划,目前已恢复正常生产状态,连花清瘟在国内市场部分终端缺货的情况已经缓解。
“连花清瘟等企业一直满负荷生产,库存相对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4月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连花清瘟胶囊日产能达到了200万盒,库存3000万盒。
线下药店的店员也表示,最近连花清瘟的供给一直比较平稳,也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记者查询线上线下药店发现,目前在售的24粒装连花清瘟胶囊零每盒售价在15-20元之间,货量也比较充足。
由于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药品不能随意在他国进行买卖,进入其他国家地区销售均需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注册获得上市许可。
据以岭药业公开的信息,除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外,连花清瘟仅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6国注册获得上市批文。
以岭药业披露,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连花清瘟产品的海外注册工作。以美国为例,连花清瘟在美国FDA开展的二期临床研究试验仍在正常推进中,但二期临床结束后还需要开展三期临床工作。
不仅无法直接购买,柏艺告诉记者,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之下,连花清瘟等药物如果通过个人从国内寄出,也很难到达国外。有些海外华人组织在设法通过使馆方面的外交渠道或者物流过来,但这也并非易事。
对于连花清瘟在海外的销售情况,以岭药业回复道:公司目前在已注册国家和地区的连花清瘟产品销售通过当地代理商完成,代理商按与公司商定的代理价格向公司支付货款。药品在当地的销售价格由代理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以岭药业也表示,公司会抓住这次连花清瘟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机会,做好常态下的产品推广和销售工作。
首份瑞德西韦治疗新冠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结果显示,在53名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及日本的严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韦给68%(36人)的患者带来临床改善。其中,57%(30/53)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17例已拔管。共有47%(25/53)的患者出院,13%(7/53)患者死亡;在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中,死亡率为18%(6/34),而未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为5%(1/19)。
上述患者都是在同情用药情况下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按照治疗计划,这53名重症患者将接受为期10天的瑞德西韦治疗,随后是18天的随访期。这一研究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0日。在53名能够进行评估的患者中,40名(75%)接受了为期10天的治疗,10名(19%)接受了5-9天的治疗,3名(6%)接受治疗少于5天。
在安全性方面,总计32名患者(60%)出现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脏酶指标升高、腹泻、皮疹、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总计12名(23%)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性休克、急性肾脏损伤和高血压。
另外,接受治疗的53名患者中有7名在完成瑞德西韦治疗后死亡,其中包括6名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和1名接受无创氧气支持的患者。
该论文作者指出,这项研究提供了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患者的最新数据,68%的患者氧气支持得到改善,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8天时的总死亡率为13%。此前,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在17-78%之间。一项在武汉进行的包含201名患者的研究中,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6%(44/67)。作者表示,与这些数字相比,13%的死亡率值得关注。
在吉利德官网的新闻稿中,吉利德科学首席医疗官Merdad Parsey说道:“虽然这项同情用药的结果令人鼓舞,但数据有限。吉利德已经有多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瑞德西韦的初步临床数据预计在未来几周发布。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更全面地评估瑞德西韦的潜力,并在适当时支持更广泛地使用这种研究药物。”
今年2月5日,吉利德已与中国卫生部门达成了协议,支持对2019-nCoV感染者开展两项临床试验,该试验由王辰、曹彬团队负责,计划于4月27日结束。其中一项研究评估瑞德西韦用于确诊感染2019-nCoV且已住院但未表现出显著临床症状(如,需要额外吸氧)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项研究则评估瑞德西韦用于出现较严重临床症状(如,需要吸氧)的确诊病患的疗效。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在武汉多家医院进行的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将于4月27日公布结果。“我们非常关切瑞德西韦的有效性、安全性,期待能够尽快出现一批包括瑞德西韦在内的,能对新冠肺炎治疗产生积极疗效的药品。”
吉利德表示,在中国进行的瑞德西韦针对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由于入组率低,已经停止了该研究,对轻度/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另外,由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牵头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仍在招募患者,预计将于5月公布结果。瑞德西韦联合其他疗法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也已经开始招募患者。
4月5日,吉利德科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O’Day在公开信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吉利德一直在与监管机构协商,为瑞德西韦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治疗药物建立更多的扩大可及方案。通过该方案,医院或医生能够在同一时间为多名重症患者申请紧急使用瑞德西韦。这些患者无法参加临床试验,然而,对他们、他们的家人和为他们提供治疗的医护人员来说,“紧急”是最真实的描述。
新冠肺炎暴发以来,瑞德西韦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在研药物。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考察疫情后表示,瑞德西韦可能是治疗新冠肺炎唯一有效的药物。今年1月,基于“同情用药”原则,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使用了瑞德西韦,患者症状在一两天内显著改善,使这种药物备受瞩目。
吉利德强调,该公司必须采取负责任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方法来确定瑞德西韦是否确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按此前该公司披露的计划,它们将在4月初披露一些临床数据。
目前,患者可以通过以临床试验、同情用药等渠道获得瑞德西韦。
Daniel O’Day在上述公开信中指出,目前包括可供分发的成品以及处于最后生产阶段的在研药物在内,吉利德现有的瑞德西韦供应量共计为150万剂。吉利德正在无偿提供现有的药品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患者。“这150万剂药品可用于临床试验、同情用药以及扩大可及方案,并将捐赠用于未来可能获得监管批准后的广泛使用。这些药品可通过每天在医院进行静脉注射给药,用于治疗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猜你喜欢↓↓↓
来源:澎湃新闻、四海网综合
原标题:《中国经验!河北骄傲!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