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管道公司科技、信息与标准化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17-05-08 13:02阅读()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8/92/89272_876065.jpg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与浓浓的春意相映成趣,刚刚结束的管道公司第四届科技大会展示了“十二五”以来,大力推动科技、标准与信息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新成果——

      获全球管道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37项,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11项;获授权专利280件,软件著作权登记96项;集团公司优秀标准奖14项。公司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先进工作单位、质量计量标准化先进单位、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突破关键技术 支撑主业发展

      公司输送原油管道周转量占集团公司国内原油总量的60%以上,运行工况复杂、风险高,安全运行难度大。为此,公司研究建立了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管理方法和体系,在中朝、铁抚、秦京、惠宁等管道应用,保障了原油管道安全优化运行,降低输送过程能耗。

      委内瑞拉重油管道输送技术和成品油低温输送工艺研究,实现了日东管道混输委内瑞拉稠油,增输稠油258.38万吨,实现收入增长1.69亿元。实现吉长和呼包鄂成品油管道增输0号柴油34.8万吨,增加管输费2390.4万元。

      近年来,高强钢管道环焊缝缺陷影响管道安全运行问题显现,公司重点组织在役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与评价技术攻关,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在漠大、中沧、马惠宁等约9000公里的管道上应用,代替国外的内检测数据分析评价,节约缺陷评价费用近4000万元。

      自主研发的管道惯性测绘(IMU)内检测器和评价软件,用于管道中心线检测、管道位移监测及应变检测,已应用于漠大、沈阳支线、惠银、石兰、庆铁三线、长呼等近6000公里管道里程的检测,替代了国外公司的检测分析,节约费用近3000万元。

      围绕漠大管道输送工艺、安全运行和应急维抢修等方面组织技术攻关,形成的六大类33项技术已经全部应用。沼泽地区维抢修、冰上漏油围控和冻胀融沉防治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解决了漠大管道线路维护管理难题。

      公司对输油泵机组等五大类16种设备、高强度管线钢管和天然气管道三大件的产品制造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研制的输油泵机组、关键阀门、执行机构等国产化设备已在庆铁四线批量应用,并推广应用于漠大、鞍大、抚锦、哈沈等管道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强度管线钢管及天然气管道电驱、燃驱压缩机组、大口径球阀三大件,在西二线、西三线规模应用,节约上百亿元资金。

      自主研发的新型纳米复配降凝剂,突破了传统降凝剂的降凝极限,将大庆原油凝点由33摄氏度降至18摄氏度,“十二五”期间,扩大应用于任京、中朝、铁秦、秦京等管道,降耗增效显著,成果荣获全球管道奖。

      自主研发的油气管网仿真与优化软件计算精度高、速度快,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降低应用成本70%以上,具备替代国外商业软件的条件,已应用于惠银、日东、吉长、呼包鄂及中缅等20多条油气干线管道。

      安全预警技术提高了监测距离和定位精度,在永唐秦支线开展了工业试验应用,并推广到津华、西气东输、长庆油田管道上,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50%,更加精准地监测到第三方破坏事件对管道的威胁。

      泄漏监测技术在石兰、惠银、铁大、铁锦、漠大、港枣、庆铁四线等管道上推广应用,可检测1%管道输量以上的突发泄漏和缓慢泄漏,提高了报警准确率,发现打孔盗油等管道威胁事件的反应能力得到提升,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及次生灾害的发生。

      完整性技术研究成果全面应用于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所属5个地区公司、57个分公司,长输管道安全风险受控。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被列为国家安全生产“四个一批”项目,面向全国进行推介。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在5家地区公司和2家LNG单位12个站场试点应用,专项评价技术在管道公司等3家地区公司应用。

      管道腐蚀防护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区域阴极保护数值模拟技术成功应用于14个站场区域阴极保护设计优化,有效提高了站场阴极保护效果。这项技术先后在冀宁及港枣管道交流干扰段、西气东输管道、兰成渝管道、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等现场得到应用,将干扰防治提升到定量优化阶段。

      管道经济与信息研究应用不断深化,研究完善了油气管道管输定价方法,应用于公司10余条管道的价格核算,制定了东北管网推价方案,为向股份公司进行价格争取提供了依据;建立了管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体系,应用于公司全部投产运行项目的自评价,并推广至西气东输和西南管道等单位。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8/92/89270_073884.jpg

      科研人员制作管道环焊缝测试试样。 

      提升标准质量 引领技术发展

      前不久,管道公司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形成了询问草案(DIS稿),已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管道外防腐涂层耐划伤测试方法》的成功发布,则标志着公司在管道防腐层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管道防腐层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分别在国际(ISO和NACE)上立项,已完成标准草稿的编写。通过积极主导并深入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凸显了公司在油气管道领域的技术优势,也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知名度。

      这些年,由管道公司主持制、修订并发布国家标准8项、石油工业油气储运行业标准42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57项。主导制定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管道延寿推荐做法等国家标准,为油气管道开展完整性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牵头制定的原油、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原油管道添加减阻剂、降凝剂技术规范等石油行业标准,为管道领域增输、调峰提供了规范有效的方法。负责制定的油气管道动火规范、安全检查规范、站场储罐区防火堤技术规范等系列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在保障管道安全、提高火灾状况下的应急防范能力、有效降低油品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8/92/89273_067589.jpg

      科技中心工艺所技术人员对油品进行采样分析。

      创新信息应用 提升管控水平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PPS)覆盖公司所有油气长输管道,发挥着生产指挥、安全监控的重要作用。健康安全环保系统(HSE)实现了安全事故的分享和典型经验的推广。管道工程管理系统(PCM)加强工期、质量、投资控制,保证了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实现了会计凭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统一,促进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公司采用先研发、再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建成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PIS)、企业移动应用平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于2011年推广到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已实现6.1万公里管道数据的规范采集、集约管理和动态监控, 提升了企业对管道风险的管控能力。企业移动应用平台于2013年上线,已在集团公司11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实现无线与有线网络集成,支持员工随时随地使用信息系统处理日常业务。

      公司办公和视频会议、工业监视实现了带宽扩容,提升了网络办公效率。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公司机关、分公司机关及所有基层单位共231个视频会场。工业监视系统搭建的1936个摄像头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对183座场站罐、炉、泵、阀、消防等要害部位和站区大门的实时监控,丰富了安全生产管理手段。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8/92/89271_879091.jpg

      科研人员在调试设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